关注 Oni: Modern Modal Editing - powered by Neovim 有一段时间了。根据主页描述,Oni 是个基于 Electron 技术实现的 Neovim 前端,对 Language Server Protocol 支持很全面。不过,之前使用 VimR 还算舒心,而 Oni 则起步较晚,一些功能还不完善。因此并没有动迁移的念头。

不过最近几天在折腾 manjaro ,当寻找 Linux 下的 Neovim 前端时,试用了一圈竟然没有一个好用的!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。于是,无奈之下,我在 U 盘的 manjaro 操作系统上尝试了“臃肿”的 Electron 编辑器。其结果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:Oni 已经达到了日常堪用的水平,而且与我之前的 vimrc 配置协作良好。

配置 Oni 编辑器

打开 Oni 编辑器时,我对它的一些设计和做法并不太满意。比如,Fuzzy Finder。作为已经习惯更强大的 CtrlP 插件的用户,看到 Fuzzy Finder 多少有些尴尬。如果可能的话,肯定要关闭该组件。还有 Status Bar 状态栏,Oni 追求视觉效果更丰富,无法响应鼠标事件的 Airline 插件,肯定不能继续用。但是,Oni 的状态栏还只有最基本的功能!因此,能关闭也要关闭掉。还有侧边栏,只有基本的文件浏览功能,得关闭掉。还有,曾以为无法更改 commandline 位置(太遗憾了!),结果翻遍官方 wiki 手册后,发现也能改到习惯的最下角。还有其它一些小细节,等等。

事实上,折腾 Oni 配置的过程中,我不小心安装了过时的版本。这个版本存在的小 bug 与繁杂的 wiki、配置交织到一起,一度让人崩溃(因为要不断反复试验,才能知道是 Oni 的 bug 还是自己的配置问题)。但好在最后,我还是确定了两处明显的 bug,并且把配置也修改到了心理预期。

但!高潮在后面,第二天软件管理器提示有更新。升级之后,Oni 那几处明显的 bug 都不见了!Github 上看到新版是在好几天前发布的,下游可能花了点时间才打包好。- - 这事告诉我们:折腾比较新潮的东西时,一定要和官方的最新版保持高度一致!

不管怎样,因为已经大致读懂了官方的 wiki 手册。整个事情一下子感觉通畅起来,配置 Oni 也变得容易。整个的配置文件仅有 30 多行,把我之前的不满意基本全部消除掉了。

配置文件在 这里 。参考资料: 1 2

1

https://github.com/onivim/oni/wiki/Features

2

https://github.com/onivim/oni/wiki/Configuration

迁移 vimrc 配置

如果能把我之前的 vimrc 配置,包括按键绑定、插件等,都迁移到 Oni 上就更好了!挺早时候我曾尝试过一次 Oni,发现它有加载 Neovim 配置 init.vim 的选项,不过当时开启后并不好用,浅尝辄止后就放弃了。这次仔细看完官方 wiki 后,发现其 内置的插件 targets.vim 等和我的配置并不冲突。事实上,目前仅发现一处与我的 20 多个插件按键绑定相同。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我 vimrc 配置比较短小精悍,方便快速融入到新的编辑器潮流中 :)

另外,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编辑器的自动补全功能,以及 Quick Info 功能。这两个功能是个人折腾 Oni 的原动力,绝对要保证正常工作。这样的话,说明基于 Language Server Protocol 的所有功能/语言都可以在 Oni 编辑器上正常运行,才有较大的想象空间。

经过阅读手册和简单试验,发现受影响的只有 vimrc 配置里的补全插件。在我看来 Oni 自行实现了补全机制:与 vimrc 配置的补全插件一样,监听光标移动来弹出下拉列表。而这将会产生冲突,解决方案是配置文件里判断是否为 Oni 编辑器,把之前的补全插件禁用即可。这样的话,就可以做到 macOS、Linux、Window 平台仅需一份 vimrc 配置,Vim、Neovim、GVim、VimR、Oni... 等等也仅需这一份 vimrc 配置!真正需要更改的地方特别少,以前的操作习惯也完全不用改变!

参考资料: 3

3

https://github.com/onivim/oni/wiki/How-To:-Make-Oni-closer-to-bare-Vim-experience

另外,我的 vimrc 配置文件在这里: re-vim: sensible vim configuration

最终效果

真正折腾的时间,其实是在 Oni 的 config.tsx 配置文件上。不过,考虑到对 Language Server Protocol 最新标准的全面靠拢,以及可能带来的未来潜在收益,这些折腾是完全值得的。

经过一天的非重度使用,发现 Oni 应付日常使用是足够的,虽然它在主页上说直到 1.0 版本一切都是不稳定的(当前是 0.3.1 版本)。已发现体验下降的地方一处:写 latex 文档时,补全列表不会自动弹出来,得手动按键触发才行(Vim 默认绑定 Ctrl+x, Ctrl+o )。其它暂时没有明显感觉。但整体上,还算可以接受吧。

另外,我的这篇文章就是在 Oni 编辑器中完成的。说起来,这也是我第一次在 manjaro 下更新 Nikola 博客 :) 如果有时间的话,我也会尽快写一篇文章,介绍下我最近在尝试的 manjaro 发行版。

其它

写这篇文章前,考虑到对 Vim 并不太熟悉的读者,我录制了三个简短的视频片段,来说明编辑器重要功能之一:自动补全的使用体验变迁。不过真正写文章的时候,才发现并没有合适的地方放这些视频片段 - -

那就放到文章末尾吧。我会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下载我的 vimrc 配置自行体会。

Vim + neocomplete 插件

可以看出,对第三方模块不提供补全支持。

通过安装 jedi-vim 插件可以解决,不过鉴于个人已转到 Neovim,没有在配置里加该插件。

Neovim + nvim-completion-manager 插件

有参数补全,日常使用差不多足够。

Oni + LSP

支持 Language Server Protocol ,依据编程语言不同,还有跳转定义、重命名、语法检查等功能。

更多 LSP 支持请参看 Oni 的 wiki 页面: https://github.com/onivim/oni/wiki/Language-Support


THE END.